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5年版)》)。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相比,《清单(2025年版)》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准入门槛更低
《清单(2025年版)》删除了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相关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相应取消。
准入力度更大
《清单(2025年版)》部分放开了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和零售单位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林木种子进口、发票印制等领域。这些相关领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
准入标准更统一
《清单(2025年版)》删除了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货运信息服务、森林资源损失鉴定、车辆租赁服务等,取消了相应的地方性许可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推进“宽准入”的同时,《清单(2025年版)》坚决守住“管得住”底线。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新领域纳入负面清单,对部分社会民生等领域管理措施进行了完善调整。
以下为清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