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首页 / 党政公开 / 改革兴豫专栏
开发区作为承载与引领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去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河南省开发区改革,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并提出要重构开发区的管理架构,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那么,一年多来,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推进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河南省内多个开发区,实地探访“管委会+公司”模式落地情况。
一、“管委会+公司”模式为开发区注入活力
“新乡经开区的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在多轮改革的过程中,成效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新乡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改革中,新乡经开区坚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实施政府引导,企业发展模式。
在改革初期,新乡经开区新成立5个专业化招商公司、1个基金发展公司与2个现有国有公司(1个负责市政设施建设、1个负责城市发展设施建设)相结合,实施专业事专业团队管理。
同时,在发展中再次改革,新乡经开区管委会做整体引导,将区内各平台公司整合成立新乡经开投资集团公司,统一负责社会融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等职能,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各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由新乡经开区管委会统筹,先后面向社会猎聘8名业务精湛的运营公司企业高管,分别布局8个产业公司。
邓州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将机制改革列入“书记工程”,以“全面落实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全面推动开发区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分析、剖析邓州实际情况,研究、谋划未来发展需求。把已经成功市场化转型的邓州市级平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平移到开发区,作为运营主体,壮大了资产规模,提升了信用等级,提高了融资能力,打开了开发区建设资金筹措通道。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改革工作充分结合实际、全面彻底到位,邓州市先后经过14次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书记专题会议等研究制定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三化三制”方案。
目前,邓州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已包装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银行贷款用于开发区基建投资近3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并成立南阳开发区第一家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为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链招商提供流动性支持,解决落地企业无担保、无抵押、融资难等问题,加快推进产业链形成。
二、在对开发区改革过程中,有些区域迈的步子更大
商丘市虞城高新区国有公司通过与民营资本股份制合作,成立多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开启了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平台(专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径,既充分发挥了国有或国有参股公司优势,提高了在政策性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专项债券等方面的资金利用效率,又用有限的政府资本撬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极大地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困境。
近日,按照“管委会+公司”改革要求,郑州郑东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组建了郑州市郑东新区高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全新的运营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负责开发区产业规划、招商引资、产业园区运营及管理、投融资等工作。
同时,按产业分板块,与张江高科、豫信电科等具有丰富园区建设运营经验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积极开展以“招链、孵链、培链、强链”为主要措施的产业兴区行动,努力将运营公司打造成为资源转化、资本运营、产业招商、项目投资建设、要素运营服务的创新性综合平台。
三、打破传统用人机制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
开发区改革的核心,在于是否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机制与做事逻辑,如果换汤不换药,最后的结果是不难猜测的。
按照《关于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省市县协同联动推动各开发区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形成更加激励竞争的人事和薪酬管理制度。
6月27日,由通许县委组织部和县人社局发布公告,通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向全县各单位已进行公务员(参公)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人员;其他具有干部身份且在编在岗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教师、医护人员除外);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公开竞聘10名科级干部和13名工作人员。
根据通许县委编委印发的高新区管委会三定方案,除领导班子成员外,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含“一办三局一中心”科级岗位),聘期3年。
薪酬方面,对编制内人员,基本工资参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核定、调整;岗位调整的,从调整的下月起执行新岗位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原薪酬实行“档案化”管理,在高新区工作期间,实行绩效工资制。
而焦作市武陟经济技术开发区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广,面向全国发布“招贤令”,拿出管委副主任,营运公司总监等关键岗位,强力引进3名在全国30强开发区具有土地开发、产业发展、投资融资等领域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四、开发区下属的公司在用人方面更加灵活
据新乡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乡经开区成立投资集团公司后,再次面向社会招聘集团公司中层干部,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目前,新乡经开投资集团公司已经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体系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在职员工200余人,资产达到近80亿元。
五、市场化改革成效初显为经济提质提速提供强力支撑
通过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一大批视野开阔、年富力强、有干事创业激情、专业性强、攻坚克难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开发区中,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西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围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三个主导产业,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地位,规划建设了智能针织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畜牧机械供应链产业园、智能电气装备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形成了“一区多园、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内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形成了装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包装印刷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在招商引资方面,探索设立了招商融资部,招商人员多次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招引深圳普尔信射频天线、江苏环保过滤膜等项目入驻。
济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运营公司聚焦招商引资、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等职责,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开发区管理难题。
此外,济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积极引进中裕城市能源、河南同力等战略投资者,共同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的济源市太行电力有限公司,推进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作;同时推动运营公司与中国物流集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基金+”模式搭建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四个平台”,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基金,筹备建设集产业创新、企业孵化、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为一体的多功能智慧化产业园区。
安阳市殷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已于去年在全市率先完成,整合两家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开发区运营公司,整合后资产规模达30亿元,竭尽全力服务开发区发展建设。近期,盘活了土地500亩,推动了2个投资5亿元以上债券项目实施,其中4亿元已下发。2家公司落地开发区。跟踪在谈中国能建、北京建工钢结构等7个项目,总投资约28.5亿,涉及光储发电、风电、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高端精密钢管等行业,其中森海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钢结构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不到一个月,跑出了招商“加速度”。建成了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
作为全省31个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武陟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一区四园”,园区的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现代纸品、生物医药。今年以来,该区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成立武陟幸福城园区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营主体。该公司结合武陟县发展实际,谋划产业发展集群,通过专业团队、市场化招商、资本引进等形式,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两大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河南省开发区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1.2%,主导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1%,为全省经济平稳向好、提质提速提供了强力支撑。
六、开发区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9月28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发区改革工作座谈会,总结成效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开发区切实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为全省经济提质提速、实现全年目标注入强大动能。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在改革当中完善改革,继续拧紧弦、不松劲,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切实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强调,要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导向,进一步理顺开发区运行机制,切实激发开发区活力动力。要精准实施开发区放权赋能改革,确保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要科学推进开发区扩区调规,优化完善生产力布局,为产业长远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同时,要聚焦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力度,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根据《2022年推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2022年,全省开发区整合工作全面完成,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三化三制”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省工业1个百分点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新增2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元、5个超500亿元的开发区。